“碳”视角下企业竞争力构建指南

时间:

一、ESG从合规底线跃升为核心竞争壁垒

ESG理念是在企业社会责任(CSR)基础上的深化与拓展。相较于CSR强调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与公益投入,ESG覆盖的议题更加广泛并通过可量化、可披露、可监管的形式入企业运营与治理流程,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称,在过去十年里,全球范围内的ESG法规数量增加了155%,包括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的IFRS S1和S2披露要求1。伴随港交所强制气候披露临近、欧盟碳关税(CBAM)正式实施等监管压力,ESG不再是可选项,而是构成企业获得资本信任的重要门槛。同时,消费者偏好显著转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支持具备可持续实践的品牌,并愿意为此支付相应溢价。在政策、资本与消费者的三重驱动下,2025年成为企业布局“绿色竞争力”、抢占先发优势的关键窗口期,ESG能力深度嵌入运营体系势在必行。

二、零碳园区建设:政策红利下的系统化降碳

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点燃了园区绿色转型的引擎。政策明确通过信贷支持、债券发行及区域能评备案制等机制,推动零碳园区按“谋划一批、建设一批、运行一批”三步走。《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发布后,地方政府纷纷响应。河北省推动建立零碳工厂与园区培育库,上海市对工业企业对现有工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取得显著节能效果的进行激励,无锡市则明确2027年建成10个零碳园区并配套专项债券支持。详见下表。

1:地方政策(部分)呈现

图片

零碳园区建设不应局限于政策合规层面,更应被企业视为提升能源效率与产业附加值的战略机遇。企业可以借政策红利降低初期投入,以数字平台打通“能源-生产-认证”全链条,实现碳数据资产化。

案例一: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5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作为全球首个真正落地的零碳园区,是国家政策与低碳技术结合的典范。园区通过构建“风光氢储车”绿色能源体系,实现80%能源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剩余20%通过绿电交易补足,形成动力电池、光伏装备、氢能应用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使绿电直连从概念走向可运营的主流能源模式。2023年数据显示,园区带动鄂尔多斯新能源产业投资增长45%,区域碳排放强度下降18%,2025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将助力当地实现约3000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约10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实现约1亿吨二氧化碳年减排的目标。作为行业标杆,该园区还参与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导则》的制定,推动国家级标准体系建设

三、传统高碳行业转型突破路径

根据气候追踪(Climate TRACE)最新数据显示,电力行业、制造业、化石燃料与运输业分别贡献了全球25%、19%、16%和14%的温室气体排放,位列前四6。高碳行业的减排挑战,本质上是由于其传统工艺路径高度依赖化石能源。随着政策压力和技术红利同步释放,高碳行业迎来转型加速期。石化、航运、制造等“高碳排行业”纷纷交出绿色答卷,为同行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样本。

案例二:美的集团——数智化赋能制造业转型7

美的厨热顺德工厂以数智化赋能制造业转型,获得“灯塔工厂”荣誉。其实践在制造业具有标杆意义:在“端到端”价值链中应用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和其他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使单位生产成本降低24%、交付时间缩短41%、研发时间缩短30%、缺陷率降低51%,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同时,工厂通过自主创新的云平台、云计算、AI(人工智能)技术,从供应商到客户端进行全链路打通,促进生态链协调发展,实现单位产品能耗、水耗及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降低运营成本,构建了绿色智能制造能力,推动智能制造转型。

这种“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双引擎模式,正在三一重工、格力电器等领军企业快速复制。

案例三:中石化——石化行业低碳技术先锋8

中石化旗下的齐鲁石化-胜利油田百万吨CCUS(碳捕获和封存)项目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是目前国内最大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装置。该项目投资3.74亿元,以齐鲁石化第二化肥厂现有的煤制气装置产生的高浓度CO2尾气为原料,采用的中压法低温液化提纯工艺,经压缩、液化、提纯生产纯度99%以上的液态CO2。生产的液体CO2通过管道及槽车输送至胜利油田用于驱油,实现了节能减排,降低了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油田采收率。

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对区域生态保护、温室气体减排意义巨大,对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

案例四:中远海运——航宇脱碳与绿色金融实践9

中远海运能源近期落地全国首单严格对标《全国水上运输业转型金融目录》的船舶贷款,总额2.73亿元,专项用于建造甲醇双燃料油轮。新船采用先进甲醇READY动力系统,能效设计指数(EEDI)显著优于行业标准。

这一突破标志着金融工具正精准助推高碳行业转型,为同类企业提供了“技术升级+融资创新的双重解决方案。

上述实践表明,高碳行业的转型本质是技术革新、资金机制与产业链协同的三重跃迁。随着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倒逼,以“智能制造+绿色技术+金融工具”为核心的减碳范式,正从标杆案例沉淀为行业通解。

四、从合规到增长:ESG如何成就品牌溢价

德勤(Deloitte)最新发布的《2025全球零售力量》报告显示,全球消费者在购物决策中,低价已不再是唯一的核心因素。66%Z世代与千禧一代消费者表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提供可持续包装、环保材料或具备社会责任实践的品牌10。当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的支付意愿超越价格敏感度,企业的ESG表现将显著影响其品牌定位与市场议价能力

用共享价值夯实品牌信任:蚂蚁集团以区块链技术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80%助农商品实现种植、流通全链路数据透明,带动农户增收20%,其“蚂蚁森林”项目累计种树3亿棵,吸引6亿用户参与碳普惠,将公益转化为国民级信任资产11。而隆基绿能在甘肃建设500兆瓦光伏电站,将20%发电收益定向投入当地教育,形成“绿电生产-社区分红-人才反哺”的循环模式,不仅获评行业较高ESG评级,更打开西部新能源市场12

以参与体验深化绿色认同在传播层面,抽象环保口号收效甚微,具象化叙事方能激发共情——伊利集团联合蚂蚁森林开展“零碳守护——从陆地到海洋”行动,消费者若购买伊利“碳中和”“减碳”产品,可获取蚂蚁森林“绿色能量”奖励,用于种树、海洋保护项目,提高消费端绿色消费积极性13

因此,将环境责任融入产品基因,用透明化建立信任,以战略公益创造共享价值,是企业从ESG合规者跃升为行业引领者的关键路径。

五、行动指南:三步抢占绿色增长先机

基于前沿实践,企业应分阶段构建ESG竞争力,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增长动能:

阶段一:合规筑基与敏捷响应

把握政策机遇,构建数字碳基座申报地方零碳工厂培育库,获取技改补贴与绿电优先权;对标欧盟CBAMISSB S2标准启动供应链碳足迹排查。

阶段二:技术-金融双轮突破

降低减碳成本,激活绿色金融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能效管理,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开发碳资产,进行林业碳汇、绿证交易等。

阶段三:规则定义与全球输出

掌握标准话语权,输出中国方案:参与碳中和标准、绿电溯源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园区级“零碳绿码”国际互认。

六、结论

在全球碳约束趋紧、消费者绿色偏好深化的背景下,企业绿色转型已非道德选项,而是关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商业必选项。前瞻性地将ESG理念深度融入战略与运营,系统性地构建绿色技术、管理、品牌与融资能力,是企业抢占绿色增长先机、构筑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路径。




信息来源:

1. ISO. International guidance launched to support organizations in navigating ESG challenges. https://www.iso.org/news/2024/11/esg-implementation-principles-launch

2.河北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建立河北省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的通知》. https://www.shidz.gov.cn/attachments/1/202508/01/附件:省工信厅《关于建立河北省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培育库的通知》的通知20250801144811038.pdf?sid=cf43dbef-7d8b-4959-b06e-5c6c4f8b9936

3.上海市科创政策服务《嘉定区工业领域节能降碳专项扶持实施细则2025-2030》https://www.sh-hitech.com/ryrd/19224.html

4.无锡市经开区管委《无锡市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https://wxjkq.wuxi.gov.cn/doc/2025/06/30/4603537.shtml

5.内蒙古自治区政府.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为全球零碳新工业基地“打样”. https://www.nmg.gov.cn/ztzl/tjlswdrw/nyzlzyjd/202501/t20250107_2648965.html

6.气候追踪(Climate TRACE)https://climatetrace.org/sectors

7.佛山市顺德区科学技术局. 佛山顺德再添1家世界灯塔工厂!数智化赋能制造业转型. https://www.shunde.gov.cn/fssdgjj/gkmlpt/content/5/5416/mpost_5416229.html#4184

8.淄博环境“两山”实践|临淄区—齐鲁石化CCUS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https://mp.weixin.qq.com/s/2yFBi0cx1J_goL6rIHu9ug

9.航海装备网绿色航运新引擎!中远海运能源成功落地全国首笔船舶转型贷款https://www.shipoe.com/news/show-83532.html

10.德勤2025全球零售力量》. https://www.deloitte.com/content/dam/assets-zone1/cn/zh/docs/industries/consumer/2025/deloitte-global-powers-of-retailing-2025-zh-250613.pdf

11.《蚂蚁集团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https://mdn.alipayobjects.com/huamei_f5zjmk/afts/file/A*6PMNR6q-8IgAAAAAgZAAAAgAegx7AQ/蚂蚁集团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12.《隆基绿能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 https://static.longi.com/2024_cef84c9a76.pdf

13.21世纪经济报供应链ESG元年已至,伊利协同产业链为牛奶减“碳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5439884734218984&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