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2024年度实践情况回顾
时间: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近年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在持续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为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沪深北证券交易所陆续于2024年2月、3月推出“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提质守信重回报”专项行动(以下统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导上市公司多措并举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2024年内,A股上市公司纷纷响应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以下简称“行动倡议”),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优化公司治理,提高投资者回报。临近岁末,本文将回溯2024年度A股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市场概况,整理并分析行动方案的内容及落实情况,继往开来,行稳致远,展望来年市场迸发出新的机遇和活力。
根据各板块A股上市公司公告披露情况,2024年上市公司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共1514家(截至目前,2家上市公司已退市),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9.62%。其中,深主板上市公司16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143家,合计310家,占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10.91%;沪主板上市公司680家,科创板上市公司462家,合计1142家,占上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50.33%;北交所上市公司62家,占北交所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24.03%。
注: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26日。通过以上统计数据可见,上交所上市公司对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的反响热烈,制定并披露行动方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上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的半数,极大体现了上市公司不断切实履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应尽之责。
在2024年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1512家上市公司中(剔除已退市的2家上市公司),市值覆盖率集中在300亿元以下,超过800亿元的高市值上市公司亦注重质量提升,披露数量表现亮眼,具体情况如下: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深交所上市公司4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60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58家,合计704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6.56%;市值介于100-2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75家,上交所上市公司21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3家,合计290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9.18%;市值介于200-3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6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107家,北交所上市公司1家,合计172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1.38%;市值介于300-4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31家,上交所上市公司38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69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56%;市值介于400-5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28家,上交所上市公司3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61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03%;市值介于500-6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1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27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41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2.71%;市值介于600-7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9家,上交所上市公司1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24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1.59%;市值介于700-800(含)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2家,上交所上市公司1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12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0.79%;市值超过800亿元的深交所上市公司43家,上交所上市公司96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139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9.19%。2024年度披露行动方案的上市公司市值覆盖率详见下图:
注:以上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26日。
在2024年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1512家上市公司中(剔除已退市的2家上市公司),主要为制造业上市公司,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上市公司的占比相对较高。其中,制造业的深交所上市公司228家,上交所上市公司77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53家,合计1055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69.7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深交所上市公司21家,上交所上市公司8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6家,合计111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7.34%;金融业的深交所上市公司14家,上交所上市公司3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0家,合计49家,占披露方案的总体上市公司的比例为3.24%。
方案内容
沪深北证券交易所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从各维度提出了多项针对性举措。深交所倡导上市公司从增强聚焦主业意识、提高创新发展能力、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和强化规范运作水平等四大方面制定并披露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旨在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上交所建议上市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从提升经营质量、增加投资者回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投资者沟通、坚持规范运作、强化“关键少数”责任六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目标和提升举措。北交所从优化上市公司结构、完善规则体系、提升治理水平、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推动公司稳健快速发展、提升监管服务工作效能等七个方面入手,提出一系列针对性举措,旨在推动形成一批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成色足、公司治理规范、可信赖的上市公司群体。沪深北证券交易所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专项行动倡议的举措在用语上虽有所差异,但都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通过提升经营水平、提高创新生产力,实现价值创造,推动公司利润增长;通过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加强投资者回报与沟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实现价值提升和传递,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为落实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上市公司主要从增加分红频次、开展股份回购、主要股东增持股份、积极召开业绩说明会等方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
为增加投资者回报,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一年多次分红、结合未分配利润和当期业绩预分红等方式,增加分红频次,也可通过制定并披露中长期分红规划,合理提高分红率,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避免资金长期闲置。案例一:RMT(600180)——通过现金分红落实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4月26日,RMT公告披露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从深耕主营业务、重视投资者回报、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四个方面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年8月29日、2024年10月29日,RMT公告披露了两次《关于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暨贯彻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分别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进行2024年半年度、2024年第三季度的利润分配,增强投资者回报。
为加强市值管理,上市公司也可通过开展股份回购,尤其是注销式回购,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
案例二:HPKJ(001283)——通过回购公司股份落实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2月7日,HPKJ公告披露了《关于推动“公司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提议公司回购股份的提示性公告》及《关于公司落实“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暨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从聚焦主业、重视投资者回报、推进公司股份回购三个方面制定了“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并计划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2024年10月23日,HPKJ再次公告披露了《关于落实公司“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暨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提议公司再次回购股份的提示性公告》,拟使用专项贷款资金、公司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等合法资金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再次回购公司部分股份,用于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
为加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等“关键少数”与公司、中小股东的风险共担及利益共享约束,上市公司可引导其通过增持公司股份等方式,传递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案例三:LDXB(688017)——通过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落实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4月30日,LDXB公告披露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从专注核心业务、优化运营管理、完善公司治理、重视投资者回报、高质量信息披露等五个方面制定了“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2024年7月18日,LDXB公告披露了《关于实际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暨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两名实际控制人拟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的方式主动增持公司股份,增强投资者信心并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截至2024年9月4日,前述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上市公司可通过设立投资者接待日、召开业绩说明会、举办投资者座谈会等方式,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并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参与有关活动,畅通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渠道。
案例四:TDGF(831278)——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落实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2024年5月13日,TDGF公告披露了《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预告暨落实“提质守信重回报”行动公告》,为加强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公司拟召开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方便投资者更深入了解公司2023年年度经营业绩的具体情况,从而落实“提质守信重回报”行动方案。
除上述举措外,上市公司还可通过引导“关键少数”通过承诺不减持、将董监高薪酬与市值表现合理挂钩、制定稳定股价预案、建立投资者意见征询和反馈机制等方式,切实承担起高质量发展和提升自身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